对校园欺凌说不 ——预防校园欺凌从我做起


作者:校办 发布时间:25/09/12

亲爱的老师们,同学们:

前段时间,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石桥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,引发社会关注。网友发布的视频中,多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施暴,情节甚为恶劣。最终,9名实施欺凌的学生依照程序送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,并对涉事学生家长进行法治教育,近年来,校园欺凌事件不时刺痛着公众的神经。每一起欺凌事件,都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严重摧残。校园欺凌绝非普通的冲突或玩笑,而是对人格尊严的践踏、对人身权利的侵犯,其造成的心理创伤往往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。校园欺凌属于违法行为,其可能触犯的法律包括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等。

今天,当我们对校园欺凌都有了关注之时,刘老师也想借此机会再次强调: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身体有缺陷就以此为借口给他人起绰号、辱骂他人,我们不能因为别人个人习惯不好就刻意伙同同学孤立他人、欺负他人,我们不能因性别、体能的差异就盲目地判定弱者不存在欺凌或女生不存在欺凌,同学们,受害者的感受是判断欺凌性质的一条重要依据,主动地、刻意地、单方面地言语、行为、心理、舆论等欺辱行为若给受害者带来了影响,那么我们都要警醒自己,是不是欺凌行为即将或正在发生呢?

在校园里,常见的校园欺凌(校园暴力)也包含如下表现:

第一,语言暴力。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,盛气凌人、目空一切,耍酷式地将脏话当作口头禅,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,甚至在公共场合、或针对某些异性开黄腔、用侮辱性地语言恶心他人,慢慢形成了坏习惯,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、缺乏个人修养及教养;

第二,以大欺小,以众欺寡。有的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,给他人起绰号、嘲笑他人,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。在教室欺侮本班同学;

第三,讲所谓的“义气”。在班级里拉帮结派,搞小团体,男生惯用讽刺他人、挑衅他人、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,女生在背后嚼舌根、在网络上制造舆论、乱传谣言、侵犯他人隐私、肖像等行为,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升级到群体与群体之间等;

第四,班委利用职权拉帮结派、以权谋私。干扰班级管理秩序、评优评先等行为,在老师及家长面前两张皮,一边做三好学生,一边做施暴者。

孩子们,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心头宝,校园暴力不仅会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,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,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自身的学习、生活,甚至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、影响父母、影响自己的家庭。因此要勇敢地对校园暴力说不,不做施暴者,不做受害者,不做冷眼的旁观者,那么我们具体可以做些什么呢? 在学校层面上,我们的态度怎样呢?

第一,老师、学校是广大同学的坚强后盾,学校决不允许带有此种歪风邪气的同学来干扰和谐的校园环境,对此类违纪行为学校采取的是零容忍态度。若有同学受到欺凌或看到他人正在遭受欺凌,请在第一时间及时向老师、学生处甚至是校长直接反应此事,学校会根据相应的处理机制进行行为判定,并根据违纪处分条例进行处理;

第二,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提高个人修养,健全人格,做一个文明的学生。做事不能冲动,凡事要考虑后果;

第三,提高人际交往能力。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,学会彼此尊重,不造谣传谣,不搞小团体;

第四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,受到暴力侵害时,积极争取学校、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。

第五、所有人要提高法律意识,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,不冷眼旁观,用智慧和勇气揭发施暴者,不姑息不滋养恶劣行为。

同学们,和谐的校园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,会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,会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。让我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,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;我希望看到奋发有为的同学,我希望看到充满活力的校园!同学们,让我们远离暴力,共建和谐的校园!

——学生发展处主任 刘朗